今天是:
您現在的位置首頁 > 鐵路文藝

造化之石 人間之壺

2016-08-04 11:35:25來源:用戶投稿作者:鐵路乘客

姜浩峰

圖一為蘭濤在大英博物館。

圖二、三、四為蘭濤收藏的石壺作品。姜浩峰 提供

偶然間,筆者在收藏家、上海市鐵道學會秘書長蘭濤先生的辦公室里,見到數十件精美石壺,其中精美者,估價已達20萬元左右。這不禁讓人想起去年的一次拍賣。在朵云軒舉辦的201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拍賣會上,陶昌鵬和劉恩同的單件石壺作品已經拍到了20萬元以上。

2011年,劉恩同的秋月蟲鳴仿藤編石刻壺,以2萬元起拍,7.2萬元落槌。如此推算,近兩年間,石壺的漲幅在100%以上。而據調查,此類石壺,在2006年之前,價格不超過千元。

蘭濤所藏,大多系出蘇州藏書鎮(zhèn)的蔡金興作品。從蘭濤的收藏之路,或可領略石壺之魅力與藏壺之樂趣。

從“吳中第一刀”說起

蔡金興,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、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,有 “吳中第一刀”的美稱。在蘇州,提起藏書鎮(zhèn)的蔡家,業(yè)界無人不曉:其祖上專門為明清皇家制作磚雕、石雕、木雕。民國以后,紫禁城里蛛絲結滿雕梁,蔡家遂相繼失去了兩大主顧——朱家和繼之而起的愛新覺羅家。

然而,數百年來,蔡家以硯臺雕刻聞名海內外,這樣的“雕蟲小技”總算確保了蔡家人能養(yǎng)家糊口,而蘇州靈巖山的澄泥石,給蔡家人以豐富的創(chuàng)作材料。

在2011年,英國王室找到了蔡家。當時,威廉王子與凱特即將大婚,英國王室希望禮物中有一件中國特色的石雕作品,他們看中了產于蘇州太湖之濱的澄泥石刻。高級工藝美術師蔡云娣先生特為捉刀。蔡云娣說,機緣來自于之前的澄泥石刻作品 《清明上河圖》,它曾作為外交禮物贈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,使得英王室對澄泥石刻印象深刻。2011年2月,英王室通過英國華夏文化協(xié)會與蔡云娣取得聯系,定制澄泥石刻作品作為威廉王子的大婚禮物。

蔡云娣送給威廉王子的是一件 “早生貴子”澄泥石壺,高12厘米,長18厘米,寬15厘米,造型生動飽滿。創(chuàng)作中他還特別設計了中國傳統(tǒng)婚禮中最常見的紅棗、花生、桂圓三種吉祥物。

作為蔡云娣的前輩,蔡金興是始作 “壺”者。且有媒體稱,蔡金興、蔡云娣代表了蘇州當代硯雕的最高水平。作為硯雕的非遺傳承人,蔡金興對蘇派古硯刀法、造型、意韻有深入研究。他擅長仿古硯制作和古硯修復,并在熟練掌握傳統(tǒng)硯雕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,進行款式創(chuàng)新,創(chuàng)作的硯臺既有精美細致的雕工,又流淌著傳統(tǒng)硯雕優(yōu)雅古樸的氣息。

蔡云娣和蔡金興都能將紫砂壺俊秀的造型借位到石雕上,將澄泥石雕的魅力別樣發(fā)揮,使其靈氣頓生。 《姑蘇晚報》曾介紹說,蔡金興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率先進行石壺創(chuàng)作,雕刻精細,取材廣泛,壺型優(yōu)雅,打開了藏書澄泥石壺創(chuàng)作的新局面,創(chuàng)造出大量至今流行的石壺款式。

偶然發(fā)現與一見如故

蘭濤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收藏石壺,一入手就是蔡金興作品。對此,他直呼幸運。

“那時候我在南京工作,已經涉足奇壺收藏好些年了!碧m濤說, “有一天,一家文物商店的副總來我家看藏品,偶然聊到了石壺。于是我們就直接去往蘇州藏書,見到了蔡金興!

蘭濤用 “一見如故”來形容自己初見蔡金興時的喜悅。

1968年,蔡金興15歲時進入蘇州唯一的硯雕廠——藏書硯臺廠工作,并很快脫穎而出,成為技術指導。改革開放后,他專為蘇州文物商店修補古硯,制作仿古硯臺,掌握了古硯雕刻技能,能熟練雕刻上千種古硯款式。由于有著為文物商店制硯的特殊經歷,蔡金興是蘇州目前唯一的仿古硯臺制作者。蘇州硯臺雕工不同于廣東、江西、安徽、山東等地的雕工,更注重簡樸雅致,對線條和造型極為注重,古意盎然。而將澄泥石用作石壺雕刻,在蔡金興看來,更能將硯雕藝術發(fā)揚光大。

蘭濤看了蔡金興的作品后,有一種別開生面之感。 “特別是竹子系列的作品,在紫砂壺中很少有。”蘭濤說,“當時我就花了500塊錢買了一把!

90年代初,蘭濤的月工資不足千元,為何能在初次接觸石壺后,馬上掏出這么多錢呢?蘭濤覺得,和其他品類比起來,石壺收藏的門檻不高。比如說瓷器,朝代、真?zhèn)危疾缓帽嬲J,紫砂壺的作假手段也很高明。

就造型來說,由于石壺是新生事物,在造型上就不拘泥于古法,許多壺靈動自然。比如蔡金興的一款 “蒸蒸日上”,雖是石質,卻雕劃出仿若天然的竹制蒸籠的紋路,連裂紋都做得極為逼真。 “石壺雕刻的細節(jié)表現力,是紫砂做不出來的。那些裂紋、蟲眼、釘鉚、裂紋,都做得恰到好處!碧m濤把玩著一件件作品,如此說道。

經過實地探訪,蘭濤當年還見證了一把石壺的制作流程:從靈巖山上采下澄泥石料,反復琢磨構思,然后雕琢打磨,一把壺的制作周期絕不少于一個星期。 “有時候,蔡金興對這一塊石頭冥想上一兩天,也未必馬上動手。他本身喜歡這個東西,所以投入地去做!碧m濤說。

如此算來,即使蔡金興一個月做4把壺,每把壺賣200元到500元,平均下來月收入還不如一些打工者。而這,畢竟是依靠瀕臨失傳的澄泥石雕工藝、又融入了自己的創(chuàng)新思維得來的純手工作品。

而當時,一把紫砂壺,假若出自工藝美術大師之手,定價當在萬元以上!當時的蔡金興,正值壯年,是創(chuàng)作上的爆發(fā)期。

如此估算,蘭濤于是決定收購500元左右的 “頂級壺”。之后,他一年之內5次拜訪蔡金興。由于喜愛之至,蘭濤也帶朋友前往,以期同樂。一位朋友也采購了幾把,然而都是200元左右的貨色。

“價格飛漲我也不賣”

上世紀90年代初,蔡金興、蔡云娣等仍在硯雕、石壺創(chuàng)作上煞費苦心,可當時他們就面臨后繼乏人的問題。畢竟,這是份辛苦的活計,又換不回豐厚的報酬,一個月千八百的收入,在90年代中期,已經不具備很大的吸引力了,更何況還需付出千倍的努力學習雕刻技法。通覽古今硯臺、紫砂壺等作品,雕工、技法的長進,有時候又必須靠天賦、靠靈感。

進入21世紀,蘭濤依然關注著蔡金興的創(chuàng)作,如果遇到好的作品,他就一定要收藏。當然,他也收藏其他人的作品,也收藏紫砂壺。蘭濤觸類旁通接觸了許多收藏雜項,然而若論到專注于某一人的作品,則非蔡金興莫屬。

不僅蘭濤,凡結識蔡金興者,無不認為蔡金興絕對對得起藏家的賞識!安探鹋d仿古做舊的硯臺,雖然能以假亂真,但他從不以假充真,蒙騙他人,他從未把仿品當真正的名硯賣,而是明白告訴買家是仿品。雖然這樣賺錢不多,但這是他做人的底線,他的身上絲毫沒有商人習氣。”這是藏家安健2004年發(fā)表在 《人民日報》上的文章 《吳中第一刀》中所寫到的。

當年蘭濤以數百元一把的價格收來的石壺,如今動輒超過10萬元,甚至超過20萬元。蘭濤認為,這是當代石壺作品的價值回歸,而且他認為即使如今,石壺仍有較大的升值空間。畢竟蔡金興已過盛年,蔡云娣也過了知天命之年,石壺雕刻后繼乏人。如今又欣逢收藏熱,隨著藝術品的普遍升值,市場上石壺的需求仍大于供給,優(yōu)秀作品數量有限,而目前紫砂壺已經有了上千萬元一把的拍賣紀錄,石壺的升值空間可想而知。

在蘭濤心目中,石壺作品不僅不遜于紫砂作品,而且相比紫砂,在制作難度、工藝、造型、審美價值上都有過人之處。

然而,除了偶有送人外,蘭濤并不愿意出售自己的寶貝。他說: “價格飛漲我也不賣!彼踔烈膊挥眠@些石壺泡茶。 “實際上,從實用型上來說,澄泥石壺的透氣性不比紫砂壺差,泡茶也別具風味!币贿呎f,蘭濤一邊拿起他平時喝水用的黃楊木杯,淺飲一口。
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所轉載內容之原創(chuàng)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場。

鐵路資訊

鐵路風景